[6-07] 古超形成料未來數天成颱風

一個熱帶低氣壓已於昨日在形成,並於晚上增強為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編號 03w,日本氣象廳把其命名為古超 GUCHOL,國際編號 2303。
 

衛星可見光影像

在 6 月 07 日(週三) 11 時,熱帶風暴古超集結在雅普島的西北約 730 公里,香港的東南偏東約 2260 公里,即在北緯 14.8 度,東經 134.2 度附近。估計古超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8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110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90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對流自南向北向古超的中心旋捲約 0.4 圈,按照此形態分析而得出的德沃夏克純T指數為T2.5,即符合於熱帶風暴的強度水平。
 
天氣型勢分析:高空西風帶波動不明顯。副熱帶高氣壓呈帶狀及東西走向,覆蓋台灣至沖繩一帶太平洋海域上空。關島上空有熱帶對流層上部槽,為古超一帶區域帶來中等垂直風變及頗佳的南流輻散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強度預測:根據衛星及氣象觀測數據所作出之環境分析顯示,古超目前位處於垂直風切變中等,高空赤向輻散良好,海水溫度平均攝氏 30 度的區域。預測在未來 36 小時 (即現在直至週四下午為止),古超將以氣候平均趨勢持續增強之勢,期間或會達至颱風的強度水平。但預測在未來 36 至 72 小時期間 (即週四下午至週六上午),古超將移至垂直風切變中等,高空輻散中等的區域。屆時古超將轉為減慢增強之勢。
 
路徑預測:初時 (即預測未來 36 小時,由現在直至週四下午為止) ,在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的引導下,古超受東風氣流引導而向偏西方向移動。其後 (即預測在未來 36 至 120 小時,由週四下午直至週一上午為止) ,中緯度高空之西風帶有短波槽活動,槽線加深東移並通過;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將減弱東退及轉為南北走向,古超在該區轉受偏南氣流引導而轉向北,後東北之方向移動。
 

GFS數值預報集成之路徑預測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6 月 07 日(週三) 11 時 14.8 N 134.2 E 81 熱帶風暴
6 月 08 日(週四) 11 時 15.8 N 132 E 112 強烈熱帶風暴 西北偏西 11 km/h 太平洋米克羅尼西亞一帶海域
6 月 09 日(週五) 11 時 17 N 130.5 E 147 颱風 西北 9 km/h 菲律賓附近海域
6 月 10 日(週六) 11 時 18.5 N 130 E 159 颱風 西北偏北 7 km/h 沖繩附近海域
6 月 11 日(週日) 11 時 21.2 N 131 E 152 颱風 東北偏北 13 km/h 沖繩附近海域
6 月 12 日(週一) 11 時 25.2 N 133.7 E 143 颱風 東北偏北 22 km/h 沖繩附近海域

預測時長:120 小時 / 6 日
平均移動:時速 12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159 公里 (颱風)

[6-09] 颱風古超正轉向料橫過西北太平洋

古超 GUCHOL(國際編號 2303)已於昨日增強為颱風,並於過去一天轉向。受西風帶影響,預料古超下週移動速度加快,最終將會轉化為溫帶氣旋
 

衛星可見光/紅外線混合影像

在 6 月 09 日(週五) 上午 8 時,颱風古超集結在馬尼拉的東北偏東約 1020 公里,香港的東南偏東約 1790 公里,即在北緯 17 度,東經 130.3 度附近。估計古超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14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180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54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古超已有一直徑 400 公里的中心密集雲團區,並一直徑約 70 公里、不規則狀的風眼在當中。風暴東半圓風圈較為廣闊,各風圈半徑為:颶風圈半徑平均 60 公里,暴風圈半徑平均 110 公里,烈風圈半徑平均 380 公里,強風圈半徑平均 450 公里,風暴直徑約 850 公里,風暴尺度屬大型熱帶氣旋。
 

低層風場分析

天氣型勢分析:高層南亞高壓呈西部型型態。中國東北部上空有冷心低壓活動,噴射氣流中心位於日本海,其中最大風速可達時速 200 公里。中層西風帶波動擴大,西風槽目前正在黃海上空東移。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呈大幅東退且勢力變得不明顯,中心位於上空。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強度預測:根據衛星及氣象觀測數據所作出之環境分析顯示,古超目前位處於垂直風切變微弱,高空輻散良好的區域。預測在未來 24 小時 (即現在直至週六上午為止),古超將進一步增強。但預測在未來 24 至 96 小時期間 (即週六上午至週二上午),古超將受到西風槽斜壓、垂直風切變強勁及水溫較低的環境影響而漸漸轉化為溫帶氣旋
 
路徑預測:初時 (即預測未來 36 小時,由現在直至週六下午為止) ,副高減弱東退,古超受偏南氣流引導而向偏北方向移動。其後 (即預測在未來 36 至 120 小時,由週六下午直至週三上午為止) ,古超位於副熱帶高壓脊西北側及西風槽前區域,受較強的西南氣流引導,所以加速向東北移動。
 

各國官方氣象機構之路徑預測

GFS數值預報集成之路徑預測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6 月 07 日(週三) 11 時 14.8 N 134.2 E 81 熱帶風暴
6 月 08 日(週四) 11 時 15.8 N 132 E 112 強烈熱帶風暴 西北偏西 11 km/h 太平洋米克羅尼西亞一帶海域
6 月 09 日(週五) 11 時 17 N 130.5 E 147 颱風 西北 9 km/h 菲律賓附近海域
6 月 10 日(週六) 11 時 18.5 N 130 E 159 颱風 西北偏北 7 km/h 沖繩附近海域
6 月 11 日(週日) 11 時 21.2 N 131 E 152 颱風 東北偏北 13 km/h 沖繩附近海域
6 月 12 日(週一) 11 時 25.2 N 133.7 E 143 颱風 東北偏北 22 km/h 沖繩附近海域

預測時長:120 小時 / 6 日
平均移動:時速 12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159 公里 (颱風)

[6-12] 古超將轉化為溫帶氣旋

在 6 月 11 日(週日) 20 時,強烈熱帶風暴古超 GUCHOL(國際編號 2303) 集結在那霸的東約 600 公里,香港的東約 1990 公里,即在北緯 25.1 度,東經 133.5 度附近。估計古超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11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140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76 hPa。
 

衛星紅外線影像

 
古超已於昨日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受西風帶直接引導,預測在未來 36 小時,古超平均移動速度加快至每小時 35 公里以上,向東北移動,橫過日本以南之西北太平洋海域。而受西風帶斜壓環境,強垂直風切變及乾平流入侵影響,預料古超將轉化為溫帶氣旋
 

中層駛流分析

 

各國官方氣象機構之路徑預測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6 月 11 日(週日) 19 時 25.1 N 133.5 E 117 強烈熱帶風暴
6 月 12 日(週一) 19 時 30.6 N 139.4 E 97 強烈熱帶風暴 東北 35 km/h 小笠原群島附近海域
6 月 13 日(週二) 19 時 36 N 150.1 E 75 熱帶風暴 東北偏東 48 km/h 日本附近海域
6 月 14 日(週三) 19 時 39.7 N 162.4 E 46 熱帶低氣壓 東北偏東 48 km/h 日本附近海域

預測時長:72 小時 / 4 日
平均移動:時速 44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117 公里 (強烈熱帶風暴)

[7-14] 大型季低轉化熱帶氣旋 下週初天氣料轉壞

熱帶氣旋 95W 已於今日 (7月14日) 在菲律賓附近海域形成,現時已被香港天文台及日本氣象廳評估為熱帶低氣壓。隨著熱帶氣旋繼續發展並朝著西北方向移動,香港的天氣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如果熱帶氣旋的路徑趨近廣東沿岸,那麼香港可能會受到更直接的影響,包括強風、大雨和海浪的威脅。
 

衛星可見光/紅外線混合影像

在 7 月 14 日(週五) 11 時,熱帶低氣壓集結在馬尼拉的北約 400 公里,香港的東南約 800 公里,即在北緯 18 度,東經 120.4 度附近。估計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5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80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1002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95W 為一個直徑大於 1000 公里的大型氣旋,其東部周邊區域有強風,而中心區域風力較弱,呈現出季風低氣壓的特徵。當前大氣環境對 95W 的發展相當有利。高空東南側的強輻散流出,環境中的垂直風切變低(5-15節),海面溫度高達 30-31°C,這些都有利於 95W 的發展。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地面天氣圖

強度預測:當前,熱帶氣旋 95W 正在呂宋山區附近形成了兩個明顯的環流中心,分別位於呂宋島的東部和西部。預測模型顯示,呂宋西部的中心將成為主要中心,並在未來幾天內逐漸增強,最終可能會增強成強烈熱帶風暴甚至颱風。
 
路徑預測:預測未來 72 小時(即現在直至週一下午為止),由於副高主體距離較遠, 95W 僅受到副高延伸出來較弱之脊場部份所引導, 95W 受東風氣流引導而向偏西方向移動。
 
本港天氣預測:受到 95W 影響,香港地區的天氣將會出現極端高溫,氣溫普遍上升至 36 度或以上。預計在7月16日至17日期間,廣東沿岸的天氣會轉為惡劣,風勢逐漸增強,海上會有大浪和湧浪。
 

GFS數值預報集成之路徑預測

[7-15] 泰利或迅速增強 烈風區週一威脅珠江口附近

目前位於南海東北部的熱帶低氣壓 04W (即前擾動 95W) 已於週末下午增強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把其命名為泰利 TALIM,國際編號 2304。預料泰利週日及週一有頗高機會迅速增強並達至颱風強度,而且與泰利相關的烈風區可能於星期一早上威脅珠江口附近海域。
 

衛星可見光/紅外線混合影像

在 7 月 15 日(週六) 20 時,熱帶風暴泰利集結在香港的東南約 550 公里,即在北緯 18.3 度,東經 117.3 度附近。估計泰利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8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110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90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基本環流自南向北向泰利的中心旋捲約 0.65 圈,按照此形態分析而得出的德沃夏克純T指數為 T3.0,即符合於熱帶風暴的強度水平。泰利影響的範圍廣闊,其中烈風半徑達 370 公里,但預期稍後會因氣旋加強而漸漸收窄。
 

低層風場分析

 
天氣型勢分析:泰利目前位於副熱帶高壓脊的西南側,但預計中緯度西風帶短波槽將東移減弱,副熱帶高壓脊將重新建立和西伸。這將使泰利穩定趨向西北偏西。環境條件預計將逐漸改善,東北垂直風切減少,並且西風槽加強了泰利北面的輻散強度。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地面天氣圖

強度預測:在更佳的環境條件下,預期泰利在未來 12 小時內將迅速鞏固,並在登陸前有高概率迅速增強的可能。預計在接下來的 2 至 3 天內,泰利將成為最大風速達 150 公里/小時的颱風。然而,一旦與海南島和南中國相互作用,並迅速越過北部灣在越南登陸,泰利將會顯著減弱。
 
路徑預測:預測泰利的路徑主要基於氣象模型的建議。大部分的模型顯示風暴將沿著或到雷州半島北部的西北偏西方向移動,而 NAVGEM 與 ECMWF 模型則預測泰利將沿著雷州半島南部移動。預料泰利將於星期日晚或星期一早上在香港以南 350 公里內掠過。
 
本港天氣:受到泰利外圍之下沉氣流影響,本港今日各區最高氣溫高達攝氏 36-38 度,華南沿海今日受到高溫引發的強風雷暴的影響。同時,泰利的外圍雨帶也持續影響廣東沿岸海域。
 

各國官方氣象機構之路徑預測

本港天氣預測:預測泰利將在明天(7月16日)逐漸靠近廣東西部沿岸一帶,並將進一步增強。預測香港的狂風驟雨將變得更為頻繁,風力將逐步增強,海面將出現大浪和湧浪。根據數值預報推測,本港出現最大風力的時間約在星期一早上,屆時本港將吹北轉東風,反映本港風力情況的香港風力指數(HKWI)暫時估計會達至時速 23 至 29 公里之清勁水平;即表示市區風力和緩,離岸及高地風力達清勁至強風水平。受外圍環流影響,預料本港多雲有雨,估計由星期日下午至星期一下午期間廣泛地區平均降雨約 15 至 40 毫米。但目前對星期一本港風力及雨量預測的信心程度僅為中等,因為泰利對本港天氣的影響很視乎風暴環流重整後的分佈,並泰利實際移動的踏徑。
 

GFS數值預報集成之路徑預測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7 月 15 日(週六) 20 時 18.3 N 117.3 E 78 熱帶風暴
7 月 16 日(週日) 20 時 19.5 N 114.8 E 108 強烈熱帶風暴 西北偏西 12 km/h 南海北部
7 月 17 日(週一) 20 時 20.7 N 111.4 E 148 颱風 西北偏西 16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7 月 18 日(週二) 20 時 21.9 N 107.5 E 93 強烈熱帶風暴 西北偏西 18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7 月 19 日(週三) 20 時 22.9 N 104 E 50 熱帶低氣壓 西北偏西 16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7 月 20 日(週四) 20 時 23.8 N 102.5 E 25 熱帶低氣壓 西北偏西 8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預測時長:120 小時 / 6 日
平均移動:時速 14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148 公里 (颱風)

[7-16] 泰利今明最接近 香港南部受烈風威脅

泰利 TALIM(國際編號 2304)今日已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並預料會進一步增強為颱風。預料泰利今晚至明早在本港以南 200 至 250 公里距離掠過,香港以南海域即將受到其烈風圈的影響。
 

衛星可見光/紅外線混合影像

在 7 月 16 日(週日) 14 時,強烈熱帶風暴泰利集結在東沙的西南約 220 公里,香港的東南偏南約 370 公里,即在北緯 19.2 度,東經 115.4 度附近。估計泰利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10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134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76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基本環流自南向北向泰利的中心旋捲已達 1 圈,風暴似乎已有雲捲風眼形成。
 

低層風場分析

多普勒雷達影像

本港天氣:今日上午泰利從香港東南面 620 公里移近至大約 370 公里左右的距離,受泰利之外圍環流影響,香港天文台於清晨5時4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本港境內吹北轉東風,自昨天晚上起風勢增強。反映本港風力情況的香港風力指數(HKWI)達時速 15 至 30 公里,其中最大 3 小時平均之風力指數更達時速 26 公里之強勁水平;即表示市區風力清勁,離岸及高地風力普遍達強風程度,部份地區更可吹烈風。
 

香港風力指數 HKWI 趨勢

過去24小時雨量分佈

天氣型勢分析:泰利目前在副熱帶高壓脊的導引下,沿著溫暖的南海水域向西北西方向移動。這種大氣型勢將有利於泰利的進一步增強。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地面天氣圖

強度預測:泰利在未來 24 小時內有望進一步加強,並在靠近中國南部沿海時達到強度頂峰。然而,由於將進入陸地的影響以及垂直風切變的增加,預計泰利在 24 小時後將開始逐漸減弱,並在三天後在越南北部消散。
 
路徑預測:由於副熱帶高壓脊的導引,預計泰利將繼續向西北西方向移動,移動速度稍為加快至時速 16-20 公里,預料會在雷州半島附近登陸,然後越過北部灣並在越南北部再度登陸。
 

各國官方氣象機構之路徑預測

本港天氣預測:未來 24 小時泰利從香港以南 200 至 250 公里左右掠過,風暴相關的強風圈將持續影響本港,而烈風圈則有一定概率影響香港南部及離岸海域。風力方面,預料本港明早轉吹東至東南風,稍後風勢逐漸減弱。反映本港風力情況的香港風力指數(HKWI)或會達至時速 30 至 35 公里之強勁水平;即表示市區風力清勁,離岸及高地風力普遍達強風程度,部份地區更可吹烈風。受外圍環流影響,預料本港多雲有雨,估計由今日下午至明日下午期間廣泛地區平均降雨約 30 至 40 毫米。受泰利帶來的風暴潮及天文大潮的共同影響,沿岸低窪地區明早可能出現淹浸,海有大至非常大浪及有湧浪。
 

GFS數值預報集成之路徑預測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7 月 16 日(週日) 14 時 19.2 N 115.4 E 103 強烈熱帶風暴
7 月 17 日(週一) 14 時 20.4 N 111.9 E 138 颱風 西北偏西 16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7 月 18 日(週二) 14 時 21.3 N 108 E 105 強烈熱帶風暴 西北偏西 17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7 月 19 日(週三) 14 時 22.5 N 103.8 E 50 熱帶低氣壓 西北偏西 19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7 月 20 日(週四) 14 時 22.9 N 100.5 E 44 熱帶低氣壓 西 14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預測時長:96 小時 / 5 日
平均移動:時速 17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138 公里 (颱風)

[7-17] 泰利南掠港受烈風影響

泰利 TALIM(國際編號 2304)昨晚增強成颱風並於今日從香港南面 230 公里外掠過,本港今日日間大部份時間均受強風影響,而離岸及高地特別在南部更有廣泛區域受烈風吹襲。香港天文台於清晨 0 時 40 分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其間改發了八號東南烈風信號,直至下午 4 時 20 分才改發三號強風信號,香港大部份「打工仔」都多了一天「風假」,對上一次全天風假已經是2021年圓規!
 

衛星色調強化影像

在 7 月 17 日(週一) 14 時,颱風泰利集結在海口的東北偏東約 180 公里,香港的西南約 280 公里,即在北緯 20.7 度,東經 112.1 度附近。估計泰利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13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170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66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泰利已有一直徑 380 公里的中心密集雲團區,並一直徑約 80 公里、不規則狀的風眼在當中。風暴結構對稱,各風圈半徑為:颶風圈半徑平均 60 公里,暴風圈半徑平均 110 公里,烈風圈半徑平均 250 公里,強風圈半徑平均 450 公里,風暴直徑約 850 公里,風暴尺度屬大型熱帶氣旋。
 

低層風場分析

多普勒雷達影像

本港天氣:今日泰利從香港南面 230 公里外掠過,泰利之烈風圈影響香港南部,香港天文台於清晨0時40分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上午6時40分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本港境內吹東轉東南風,自上午起風勢增一步增強並維持強勁。反映本港風力情況的香港風力指數(HKWI)達時速 40 至 49 公里,其中最大 3 小時平均之風力指數更達時速 43 公里之強勁水平;即表示市區風力清勁,離岸及高地風力普遍達強風程度,部份地區更可吹烈風。由於泰利之基本環流未有抵達華南沿岸,僅受其外圍雨帶偶爾影響下,本港廣泛地區平均錄得只有 10 至 15 毫米的降雨紀錄;而新界北部、西北部及大與山西部則錄得超過 40 毫米的降雨紀錄。受風暴潮影響,大澳今早8時錄得最高的漲潮高度達到 3.1 米,比正常潮水位高0.6米左右。
 
根據風力、雨量及風暴潮情況所計算出來,過去 12 小時間泰利影響下的熱帶氣旋破壞指數的預測最大值是 1.25 ,這個數值略高於過去 10 年香港在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下的平均破壞指數 1.21。
 

香港風力指數 HKWI 趨勢

過去24小時雨量分佈

天氣型勢分析:當前的大氣型勢中,泰利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南側之深層東風的引導,使其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而受到陸地交互作用和乾燥空氣的影響,將導致泰利在未來兩天內逐漸消散。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地面天氣圖

 

各國官方氣象機構之路徑預測

本港天氣預測:儘管泰利正逐漸遠離香港,但其影響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預計泰利今晚將在湛江附近登陸,香港的風力將逐漸減弱,但仍有強風出現的可能性。此外,泰利相關的雨帶仍可能為香港帶來狂風驟雨。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7 月 17 日(週一) 14 時 20.7 N 112.1 E 133 颱風
7 月 18 日(週二) 14 時 21.9 N 107.8 E 87 熱帶風暴 西北偏西 19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7 月 19 日(週三) 14 時 22.9 N 103.7 E 46 熱帶低氣壓 西北偏西 18 km/h 海南島附近海域

預測時長:48 小時 / 3 日
平均移動:時速 19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133 公里 (颱風)

[7-22] 杜蘇芮下週脅颱強度逼近台灣

一個熱帶低氣壓已於昨天上午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形成,並於同日增強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把其命名為杜蘇芮 DOKSURI,國際編號 2305。
 

衛星紅外線影像

在 7 月 21 日(週五) 20 時,熱帶風暴杜蘇芮集結在雅普島的西北約 820 公里,香港的東南偏東約 2120 公里,即在北緯 14.1 度,東經 132.3 度附近。估計杜蘇芮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7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100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91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對流自南向北向杜蘇芮的中心旋捲約 0.4 圈,按照此形態分析而得出的德沃夏克純T指數為T2.5,即符合於熱帶風暴的強度水平。
 
天氣型勢分析:杜蘇芮目前的移動主要受到北方的副熱帶高壓脊影響,然而,由於東亞地區將有一股中緯度西風槽通過,這將導致副熱帶高壓脊逐漸減弱,使得杜蘇芮有稍後開始向西北方向移動。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地面天氣圖

強度預測:根據衛星及氣象觀測數據所作出之環境分析顯示,杜蘇芮目前位處於垂直風切變微弱,高空輻散良好,海水溫度平均攝氏 29-30 度的區域。預測在未來 36 小時 (即現在直至週日下午為止),杜蘇芮將呈迅速增強之勢,期間或會達至颱風的強度水平。預測在未來 36 至 120 小時期間 (即週日下午至週四上午),杜蘇芮將繼續以氣候平均趨勢持續增強之勢。
 
路徑預測:初時 (即預測未來 36 小時,由現在直至週日上午為止) ,由於副高主體距離較遠,杜蘇芮僅受到副高延伸出來較弱之脊場部份所引導,受東風氣流引導而向偏西方向移動。其後 (即預測在未來 36 至 120 小時,由週日上午直至週三下午為止) ,副高減弱東退,杜蘇芮受東南氣流引導而向西北移動。按照目前預測途徑,杜蘇芮將在週日橫過菲律賓以東海域,並於週三趨向台灣附近海域。現時數值預報對杜蘇芮轉向的時間和轉向幅度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誤差可能達到 740 公里以上。這主要是因為杜蘇芮的移動受到多個天氣系統的影響,包括北方的副熱帶高壓脊以及東亞的中緯度槽大幅度而快速的變化影響。
 

各國官方氣象機構之路徑預測

GFS數值預報集成之路徑預測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7 月 21 日(週五) 20 時 14.1 N 132.3 E 66 熱帶風暴
7 月 22 日(週六) 20 時 14.7 N 130 E 88 強烈熱帶風暴 西北偏西 11 km/h 菲律賓附近海域
7 月 23 日(週日) 20 時 15.1 N 128.2 E 120 颱風 西北偏西 8 km/h 菲律賓附近海域
7 月 24 日(週一) 20 時 16.4 N 126.5 E 158 颱風 西北 10 km/h 菲律賓附近海域
7 月 25 日(週二) 20 時 19.3 N 124.2 E 179 颱風 西北 17 km/h 台灣附近海域
7 月 26 日(週三) 20 時 22.2 N 121.9 E 177 颱風 西北 17 km/h 台灣附近海域

預測時長:120 小時 / 6 日
平均移動:時速 13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179 公里 (颱風)

[7-24] 杜蘇芮路徑偏西或威脅中國東南沿岸

杜蘇芮 DOKSURI(國際編號 2305)已於昨天下午為颱風,並於過去一天橫過菲律賓以東海域。
 

衛星可見光/紅外線混合影像

在 7 月 23 日(週日) 20 時,颱風杜蘇芮集結在馬尼拉的東約 710 公里,香港的東南偏東約 1630 公里,即在北緯 15.1 度,東經 127.7 度附近。估計杜蘇芮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13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169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66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杜蘇芮已有一直徑 300 公里的中心密集雲團區,並一直徑約 100 公里、不規則狀的風眼在當中。風暴北半圓因高壓梯度及危險半圓效應影響而有較為廣闊的風圈,各風圈半徑為:颶風圈半徑平均 100 公里,暴風圈半徑平均 180 公里,烈風圈半徑平均 280 公里,強風圈半徑平均 450 公里,風暴直徑約 900 公里,風暴尺度屬大型熱帶氣旋。
 

低層風場分析

天氣型勢分析:中緯度西風槽已通過華東並漸漸減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雖稍為減弱但仍有相當勢力,高壓南側之深厚東風仍足夠引導杜蘇芮在未來一天向西北偏西移動。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強度預測:根據衛星及氣象觀測數據所作出之環境分析顯示,杜蘇芮目前位處於垂直風切變微弱,高空輻散良好,海水溫度平均攝氏 29-30 度的區域。預測在未來 36 小時 (即現在直至週二下午為止),杜蘇芮將呈迅速增強之勢,期間或會達至強烈颱風的強度水平。達到強度峰後,由於高層輻散轉弱和海面溫度的微降,杜蘇芮將在經過呂宋海峽時稍微減弱。
 
路徑預測:初時 (即預測未來 24 小時,由現在直至週二上午為止) ,在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的引導下,杜蘇芮受東風氣流引導而向偏西方向移動。其後 (即預測在未來 24 至 120 小時,由週二上午直至週六上午為止) ,副高脊軸漸漸轉為南北走向,杜蘇芮受東南氣流引導而向西北,後來西北偏北之途徑移動。按照目前預測途徑,杜蘇芮將在本週初橫過呂宋海峽,並於下週中後期趨向中國東南部沿岸海域。
 

各國官方氣象機構之路徑預測

GFS數值預報集成之路徑預測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7 月 23 日(週日) 20 時 15.1 N 127.7 E 130 颱風
7 月 24 日(週一) 20 時 16.5 N 125.7 E 174 颱風 西北 11 km/h 菲律賓附近海域
7 月 25 日(週二) 20 時 18.8 N 123.1 E 199 強烈颱風 西北 16 km/h 台灣附近海域
7 月 26 日(週三) 20 時 20.8 N 121.2 E 192 強烈颱風 西北 12 km/h 台灣附近海域
7 月 27 日(週四) 20 時 23.8 N 119.4 E 143 颱風 西北偏北 16 km/h 廣東沿岸
7 月 28 日(週五) 20 時 28 N 117.8 E 82 熱帶風暴 西北偏北 21 km/h 台灣附近海域

預測時長:120 小時 / 6 日
平均移動:時速 15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199 公里 (強烈颱風)

[7-26] 強烈颱風杜蘇芮今進入南海

杜蘇芮 DOKSURI(國際編號 2305)於星期一晚上增強為強烈颱風,其中美國關島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更於昨日一度評估其為超級颱風,中心最高持續風力達每小時 240 公里。不過,在過去數小時,杜蘇芮已稍為減弱,顯示風暴已經過其顛峰強度,如今開始進入盛極而衰的階段。
 

色調強化影像

在 7 月 25 日(週二) 20 時,強烈颱風杜蘇芮集結在高雄的東南約 510 公里,香港的東南偏東約 990 公里,即在北緯 18.8 度,東經 122.9 度附近。估計杜蘇芮的中心最高持續風力為時速 210 公里,陣風可達時速 270 公里,中心附近最低海平面氣壓約為 927 hPa。
 
根據衛星資料所作出的實時分析顯示,杜蘇芮已有一直徑 400 公里的中心密集雲團區,並一直徑約 60 公里、渾圓而清晰的風眼在當中。風暴北半圓因高壓梯度及危險半圓效應影響而有較為廣闊的風圈,各風圈半徑為:颶風圈半徑平均 100 公里,暴風圈半徑平均 210 公里,烈風圈半徑平均 410 公里,強風圈半徑平均 615 公里,風暴直徑約 1230 公里,風暴尺度屬特大型熱帶氣旋。目前,颱風眼牆周圍出現干平流區域,這是颱風眼牆置換過程即將開始的預兆。
 

低層風場分析

天氣型勢分析:颱風杜蘇芮當前處於一個有利的大氣環境中,海洋表面溫度很高,垂直風切變低,並有強烈的雙向高層輻散流出。然而,預計在未來幾天,杜蘇芮將遭遇中緯度槽線帶來的較差高空輻散影響。另外,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中心目前在日本上空,杜蘇芮受其外圍引導氣流引導移動。隨著一支中緯度西風槽在華東或東海一帶加深,杜蘇芮北面之高壓弱點將漸見明顯,而且隨著風暴下沉區改變,從衛星影響亦可以見到副熱帶高壓脊走向漸漸由東西向轉變為西北、東南向。
 

高層風場及垂直風切變分佈

中層駛流分析

地面天氣圖

強度預測:根據當前的颱風強度與未來環境條件的預測,預期杜蘇芮將在接下來的 48 小時減弱為颱風,當颱風接近陸地時,陸地摩擦與山地將會導致颱風迅速減弱。
 
路徑預測:初時 (即預測未來 12 小時,由現在直至今日傍晚為止) ,在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及呂宋地型的影響力下,杜蘇芮將向西北偏西轉西北移動。其後 (即預測在未來 12 至 60 小時,由週四清晨至週五為止) ,中緯度高空之西風帶有短波槽活動,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因短波槽活動而減弱,並於華東上空呈弱點區域,杜蘇芮在該區轉受偏南氣流引導而轉向較北方向移動。按照目前預測途徑,杜蘇芮將在今午進入南海東北部,並於星期四晚上在香港以東 300 公里外掠過及在中國東南部沿岸登陸。
 

各國官方氣象機構之路徑預測

本港天氣預測:未來 24 小時杜蘇芮從香港東南面 900 公里移近至大約 600 公里左右的距離,受杜蘇芮前方下沉氣流影響,風勢微弱,天氣酷熱。午後內陸或有熱對流發展,雷雨區南下可能為本港帶來雷暴及驟雨,預料本港有雷暴驟雨,估計由今日上午至明日上午期間廣泛地區平均降雨約 5 至 15 毫米。
 

GFS數值預報集成之路徑預測

預測數據:(未經人手修訂)

香港時間 北緯 東經 強度
(km/h)
等級 趨勢 位置
7 月 25 日(週二) 19 時 18.8 N 122.9 E 206 強烈颱風
7 月 26 日(週三) 19 時 20.1 N 120.6 E 196 強烈颱風 西北偏西 12 km/h 台灣附近海域
7 月 27 日(週四) 19 時 22.6 N 118.6 E 169 颱風 西北 14 km/h 廣東沿岸
7 月 28 日(週五) 19 時 26.2 N 116.3 E 100 強烈熱帶風暴 西北偏北 19 km/h 廣東沿岸
7 月 29 日(週六) 19 時 30.5 N 115.1 E 58 熱帶低氣壓 西北偏北 21 km/h 東海
7 月 30 日(週日) 19 時 34.9 N 114.1 E 50 熱帶低氣壓 北 21 km/h 東海

預測時長:120 小時 / 6 日
平均移動:時速 17 公里
最大強度:時速 206 公里 (強烈颱風)